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作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择地在每年的11月22日-23日举办,致力于搭建高层次的行业对话、交流、合作平台。截止2017年年底,已成功举办了9届年度盛会,累计5000多人次参会,2000余家机构参会,280余家媒体参与推广传播。
秦晖确认出席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度盛会
秦晖,著名史学家,生于1953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退休教授。
秦晖教授将在11月22日开幕论坛「主旨演讲」环节担任首位发言者,从社会学视角谈中国的转型与发展,为本场年会破题。
更多嘉宾、详细议程,请点击此处获取。
秦晖教授谈中国公益
NGO可以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实验场
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其实是和第一、第二部门的改革密切相关的,不能离开后二者的改革单独出境,但这并不等于第三部门是被动的,第三部门对第一、第二部门的改革也有推进作用。第三部门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提供乌托邦”、“提供先锋设计”,NGO可以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实验场。
——节选自秦晖在“2008-2018中国公益十年高峰会及2018年《慈善蓝皮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民间公益组织在中国源远流长
“民间公益组织,即提供公共物品的民间组织,显然不仅是‘后现代’才有,也不光在传统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才有,而是传统时代源远流长的事物”。
“无论传统时代还是当代,由民间组织提供公共物品都只能以‘志愿’与‘公益’为基础”,“以志愿奉献从事公益事业的个人慈善精神因而也一脉相承地成为第三部门与‘前第三部门’的灵魂”。”
——节选自《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
传统共同体公益的兴起
在中国,传统的大共同体本位使个人权利与小共同体权利都受压抑,因而现代化过程起初便表现为“(小)共同体”与“社会”的同时觉醒,并且事实上形成了“公民与小共同体联盟”首先摆脱大共同体桎梏的趋势……在中国,传统时代受到大共同体压抑的小共同体公益却是在近代化中大有发展,并与西方传入的公民社会公益形式并行乃至交融式地成长,形成了奇特的公益景观。
西方的第三部门是要克服现代社会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具体地讲,就是“民主制福利国家失灵”与“规范竞争的市场失灵”。而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第三部门面临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则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中国历史上就存在着大共同体本位下束缚功能有余而保护功能不足的问题,……中国的“政府失灵”并不是“福利国家失灵”,而是“大共同体本位失灵”。同样,中国的“市场失灵”也不是市场机制本身的逻辑缺陷之凸显,而是权力扭曲市场的结果。
——节选自《传统十论》
更多精彩,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现场!
年会共设置VIP票(1199元)和标准票(899元)两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内含详细介绍、参会指南和常见问题。
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或进入基金会论坛官网报名http://www.cfforum.org.cn/category/25
「闪电发布」「罗马街市」「晚会节目」「合作伙伴」持续招募中,即将截止,详情点击此处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