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作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择地在每年的11月22-23日举办,致力于搭建高层次的行业对话、交流、合作平台。截止2017年年底,已成功举办了9届年度盛会,累计5000多人次参会,2000余家机构参会,280余家媒体参与推广传播。
虎孝君 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
大家下午好,我上台以后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因为前面的视频一直在播放“我是胡小军,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十周年……。”刚开始接到邀请的时候,我对主办方的办会能力持着怀疑的态度,怎么把胡小军(广州市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和虎孝君分不清楚呢?后来我发现主办方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编者注:此处的视频指罗马街市展台轮播的视频之一: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十周岁,众多嘉宾打call祝福)
我是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虎孝君,来自甘肃的一家公益机构。作为大会的最后一个环节「观察者说」,主办方希望我能够从一个草根NGO的角度对此次大会做观察总结。这两天的会我全部了解了一下,信息量特别大,如果按照我现有的能力来做总结,还是有点惭愧的。
我想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去年,有一家基金会想在甘肃做一个扶贫项目,委托我们去落地实施。当时我们是先到甘肃的一个地级市,去了以后跟当地的农办(类似于扶贫办)去做对接。扶贫办的主任是2003年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一个本科生,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大概15年的时间。
去了以后,第一次跟他聊天的时候就感到很惊讶,他问了我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让我感到很惭愧。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实施扶贫项目?第二个是你的钱从哪来?第三个是那些人为什么要给你捐钱?我相信,无论是基金会的从业人员,还是基层草根机构的小伙伴,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公众对整个公益行业认知的匮乏,公众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或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认知的匮乏。
在整个一天半的论坛当中,我个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们过去一直在做公益倡导,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公益认知的普及性教育?论坛中大家都在提很多新的名词、新的概念,美国的、中国的、本土化的都有,针对公众的公益基础性教育始终都没有被提及。这是我观察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故事
在前两天我们召开的一个会议中,在座的有一家基金会的一个项目经理,相当于部门主任级别,算是这家基金会里面的中高层。他前段时间去美国交流学习,回来后跟他聊天,我说你到高大上的美国去学习经验、交流经验,那你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最后学习的成果吧?
他就总结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我是我现在所在的这家基金会的秘书长,我只做志愿服务!我很惊讶,因为过去我们都在强调专业化、组织化,要把志愿者引向专业服务机构,作为整个公益生态链里面最基层的志愿服务工作,竟然成了他从美国学习归来后给我们交分享的经验!?我感到很惊讶。
后来他告诉我,从美国志愿者和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他们的虔诚和自信。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对所从事的事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人的改变是核心。我们关注上游多于关注下游,基础性工作的价值并未被挖掘。
第三个故事
前几天,我们在成都召开一个培训会,全国有18个省的网络协调机构参加了会议。我们大概有半年时间没见面,见面以后感觉大家的话题转移非常快,遇到一位朋友,几乎都在谈转型,从一个支持性的机构向社会企业,甚至向企业过渡这样一个话题。
其实这种话题转化的背后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加大,现在的购买力度已经延伸到甘肃县一级。这种现状对基金会的挑战是什么?
昨天(编者注:即11月22日圆桌论坛,主题“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基金会十年实践与观察”),在十年的圆桌论坛当中大家已经听到了嘉宾的分享,担心我们的担当与初心会改变等。我们用了30年时间构建起的公益生态是否能够经得起挑战?我们的使命是否还能坚守?
总的来讲,通过这三个故事,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大家讨论的话题始终贯穿了三个现代化:一个是国家的现代化,一个是政府的现代化,还有一个就是人的现代化。反过来说,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政府的现代化治理,实现一个现代化的人的培养,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来做,无论是公益的创新、服务、转型,最终我们都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比如说公益认知的普及教育、公益参与者人的改变。
听了很多人在说,公益不是一个行业,是一个生态。作为基层的草根NGO,我们的志愿者恰恰是整个生态里最基础的。今天中午(编者注:11月23日),刚好有一个人提醒了我,他说在这个大会里没有一个人感谢我们的捐赠人,在此我想感谢我们的捐赠人,他们是最终实现转型的现行者,在未来面临十年、二十年的挑战中,他们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希望,也是整个生态链里最坚定的支持者,再次感谢我们的捐赠人。谢谢大家!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上的「观察者说」演讲,经作者审阅修订后首发。文章谨代表发言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