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门户

报名参会

联系我们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
2011年11月24日

2011年11月24日上午9时,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开幕,论坛主题为“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全国政协常委学诚法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孙伟林局长、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等出席、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北大法学院教授金锦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教授等领导、专家学者与会。


本届论坛是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华民慈善基金会、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上海增爱基金会、凯风公益基金会、北京市华夏人慈善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15家非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轮值主席、仁爱基金发起人学诚法师,代表第三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致欢迎辞。学诚法师讲到,今天来自全国各地130多家非公募基金会、40多家NGO组织,还有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50多家媒体记者朋友,济济一堂,专门探讨非公募基金会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一定会对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来自整个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先生、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孙伟林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先后致辞。


胡锦星在讲话中表示,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首届年会,引起了社会对非公募基金会的关注热潮;第二届年会明确了论坛的主旨规则和制度,为论坛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届论坛进一步深化理论实践的同时,加强了实践工作,由主办机构分别成立了政策环境小组、经验巡讲小组、能力建设小组、工业文化小组,开设了最有成效的活动,为非公募基金会整体的发展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孙伟林在致辞中指出,非公募基金会作为我国新兴的公益力量和重要的公益组织类型,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截至2010年底,全国登记的基金会2143家,非公募基金会1065家,基本是半壁江山。今年年底,预计全国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会超过公募基金会。这些非公募基金会分别是由众多有能力,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大学和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出资设立的,他们类型多样,特色各异,在筹集公益捐赠、动员志愿服务,救助灾害、扶助困难,支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保事业,倡导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蒋坚永副局长在讲话中表示,宗教在开展公益慈善方面有着深刻的教义基础、独特的善行理念、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生动的当代实践,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通过设立非公募基金会等方式,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社会、利益大局的渠道和途径,涌现出一批有形成的慈善组织和项目项目,他们在各自领域为我国慈善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此次论坛将专门开设宗教与慈善分论坛,体现了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认可和鼓励。


许嘉璐先生在讲话中指出,我们所做的公益和慈善事业,既是给社会前进以助力,给需要关怀的人以温暖,同时,在推动着中华民族回归我们祖先的慈悲之怀,回归我们朴实、真情的童心。


著名的公益人士、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讲话。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陶传进教授发布《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段德峰先生发布《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主题报告》。


此外,当天上午、晚间还分别举行了非公募基金会创办人圆桌论坛,及“非公募基金会的保值增值”和“公益活动策划如何植入传播基因”沙龙。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