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持人,也谢谢主办方的邀请,大家下午好!
刚才前面三位其实讲得非常好,他们其实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我们非公募基金会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自律,第二个,我们非公募基金会怎么才能自律?第三我们具体有一些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在第一个问题其实大家讨论的最为激烈,就是我们非公募基金会为什么我们要自律?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非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是私人基金会,或者叫私募基金会,我们是私的,我们为什么要去自律啊?我们的自己的东西,我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可能大家自律意识不是很强,我们商老师是这个行业里面德高望重的元老,他从过来人的经历讲了两个实际的例子,告诉大家你要是不自律,你就亡,你要自律你就会昌,所以非常地容易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要自律。
年轻的段总干事长讲了一个道理,你要是不自律会坏了这个行业的形象和信心。你一个人不自律,弄得我们整个行业受损,大家都对这个行业不相信、不信任,大家都不会去捐款,所以我们需要自律。杨团老师从理论层面高屋建瓴,说我们为什么要自律,那第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是非公募基金会,我们有使命感,我们存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责任,所以我们有使命感,所以我们要自律。另外一个杨团老师还讲到治理结构,国际化的运作,所以我们要自律,从别人的层面讲了我们为什么要自律?另外杨团老师也分析了,为什么现在非公募基金会自律程度比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刘忠祥处长工作没做好,法律制度不完善,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我们这个段总干事有点不太同意,认为权利的这种平衡是一个非常最重要的,当然我刚才听了杨团老师的发言,其实对我个人来说,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她刚才讲到,她每出国一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所以我为什么老不开窍,很多道理理论不懂,就是出国太少,所以这个正好在座的很多的境外的资助机构都在这儿,所以你要让我们多明白一些道理,就把我们大家都送出去国,一次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大家其实讨论的比较多的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够,就是非公募基金会怎么样才能够自律,刚才段总干事说,怎么才能够让我们自律呢?重要的要有政府的这种监管,那完全靠他自己,董事会内部自己人控制,很难自律的,所以政府要发挥作用,所以说只有他律了,我们才能够会有自律,这个我也非常同意他这个观点,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我们管理上有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一个基本的假定,人都是贪婪的、自私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要加强管理,否则人都是天使我们还要管理干什么,那么我们这些管理的老师都要下岗了,所以他讲了我们需要有政府这样一种监管,我们才会有更好的这种自律行为,那我们的杨团老师说,关于政府的监管还不够,我们还要有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自律,没有这种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估,我们可能没有这种他律,完全靠非公募基金会自我觉悟的提升,太漫长了,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我们等不及了,所以我们这个非公募基金会发展也很快,所以我们需要透过第三方这样一种评估,来推他一把,让他能够更快地自律,所以我们需要有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估,那么我们具体有一些什么样的,讲到独立第三方评估,顺便提一点,其实我觉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非公募基金会最需要的是一个大的丑闻,你看国外为什么第三方,独立第三方评估这么发达,就一般都是因为丑闻,而且是巨大的丑闻,丑闻到大家都不信任他,都不愿意相信他,我作为一个非公募基金会的负责人出来我都低着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说我是非公募基金会的秘书长,到这个份上,大家就会自律了,你看美国很多的评估机构,都是这个原因,才发起成立的。
具体这个非公募基金会我们还有一些什么手段,能够促使它能够自律呢,其实杨团老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让这些非公募基金会能做到公开、透明,只有公开透明了,我们才有办法让他能够更好地自律,我想这个公开透明,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知道汶川地震捐了这么多的钱,对这些钱都非常地关心,在汶川地震之前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法律法规,要求我们的基金会要公开,要信息披露,要透明,在汶川地震的过程中,我查了一些,政府出台最多的文件,就是关于这些募款机构,受赠机关要信息披露,但是非常遗憾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发现尽管法律法规这么多,信息披露还不太理想,当然这里面话又说回来,段总干事说了,光有信息的披露也是不够的,因为确实我也经常上那些网站,看这些机构的这种信息披露情况,说实话不要说,普通老百姓,普通捐赠者,我就专吃这碗饭的我都看不懂,张三捐了两块钱,李四捐了四块钱,另外一个人捐了5袋方便面,这个东西他一听收入了多少,支出了多少,没有一个总数,那让你很难看懂,所以另外一个说实话,因为我要做这个课题研究,所以我才会去上他的网站,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个功夫去上他网站,去看,所以光有信息的公开透明确实是不够的,这里又回到另外一个问题,是杨团老师说的,要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对已经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她能够去提炼,这样我们大家普通老百姓才能看的明白,才能知道我这个钱应该捐给谁,才会更放心,才会用得更好。
所以具体的手段,可能不仅我们要公开透明,而且我们还要有人去分析和披露,所以另外一个我觉得刚才讲的非常好的,杨团老师讲的基金会的评估,要从谁入手?其实不是从公募基金会先开刀,而是应该先从非公募基金会开刀,这个肯定很多非公募基金会不服气,公募基金会拿了那么多的善款,他为什么不先从他开始,拿我先开刀,其实这是有道理的,拿非公募基金会开刀我特同意,就应该从你们先开刀,为什么?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公募基金会有专门去监督,自然你做的不好,我不给你捐钱,非公募基金会是自己的钱啊,捐赠者监督不到,公众监督不到,所以政府就是社会第三方最应该先去开刀就是对非公募基金会先开刀,对他们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