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代表,第二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如期在北京召开,全国非公募基金会再次聚集一堂讨论和研究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问题,在此我代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非公募基金会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成长起来的新兴公益力量和重要的公益组织类型。企业和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捐赠设立非公募基金会,为公益事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民间捐赠的积极性,鼓励了民间的公益慈善行为。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不面向公众募捐的私人基金会或者是企业基金会,是公益事业的主要提供者、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继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我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开始起步,数量增长迅速,实力不断扩大,已经初步形成一股蓬勃的公益力量。
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基金会1843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846家,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基金会的总数将超过2000家,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将超过1000家。去年7月,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发起了第一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论坛给整个公益领域和非营利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振动。
今年又第二次举行,一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非公募基金会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进步。不仅是数量的增加,实力的扩大,更有很多探索和创新。在挖掘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方面,都有了新的贡献。
当前我们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公益事业的发展正进入上升期,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发展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是,机遇的同时也是挑战。目前我国的基金会数量还不够多,整体素质还不高。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非公募基金会而言,绝大部分都面临着能力建设的困境,对内表现为缺乏合理治理、组织效率低下、公益服务效果不明显。对外显现为社会公信力不强,难以获得捐赠人、公众和政府的信任。致使其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高。这些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发起人和捐赠人对基金会还不放心,采取各种方式直接控制基金会的决策和活动,导致有的基金会缺乏活力或者商业色彩浓厚。有的非公募基金会处理不好理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发挥不了决策层和管理层各自的作用,有的非公募基金会财务还不独立,没有一个独立的工作机构,甚至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还不具备一个独立组织的基本形态。
另外,大部分非公募基金会内部控制和管理力量薄弱,公益项目难见成效。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公众和捐赠人的公益热情将会受到打击,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会遭遇瓶颈,会影响整个公益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由此可见,保持非公募基金会的独立性,提高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水平,对于非公募基金会的发起人、捐赠人、管理者和公众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和十分必要的问题。非公募基金会的发起人和捐赠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基金会的关系,非公募基金会自身也必须立足自立、自强。对于有志于通过非公募基金会来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来说,必须在设立非公募基金会之初就对基金会的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定性。从建立核心竞争力需要出发,充分保障基金会的独立性,把加强基金会内部治理作为第一要务。
本届论坛以内部治理作为主题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希望各个基金会能在会议上充分讨论和交流,在会后积极探索和实践非公募基金会加强内部治理、改善能力建设的方法和手段。对内以法治代替人治,对外以透明代替封闭。
作为登记管理社会组织和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政府部门,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今后将继续鼓励、支持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加强和改进日常监管,增加信息公开渠道等措施加强对基金会的培育。
作为一种新兴的公益组织,非公募基金会除了要各自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加强公开透明以外,还需要联合行业力量,成立行业组织,建立行业规范,搭建信息公开的平台,扩大相互交流,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行业信誉。下一步我们也将进一步推动基金会的行业自律,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的加强,我国公益需求十分旺盛。有志投身公益的个人和机构越来越多,有关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全社会对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非公募基金会必将大有作为,全国的非公募基金会每年借论坛之机推动和交流,对推动行业的发展大有益处。
最后祝愿本届论坛年会圆满成功,祝愿论坛越办越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