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门户

报名参会

联系我们

非公募基金会的信息披露
2011年10月29日 作者:刘军恒、彭建梅、裴彬、陶传进、庄爱玲等

第一组:信息披露有官方、行业和自身三个渠道

我代表我们组把我们组的意见给大家汇报一下,不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第一个问题,关于渠道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官方渠道,官方渠道有演讲报告和官方之间的媒体;第二是行业的渠道,比如说基金会中心网;第三是自身的渠道,包括发布会、年报以及网站等等。

第二个问题,关于操作难点我们认为有四点:第一是披露的标准,依据是什么;第二是怎么保证信息的全面真实性;第三是披露的意愿是不是很主动、很有动力;第四个是及时性和规范性。

第三个问题,关于关联性有一点,我们觉得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关系,一方面公众可以对我们的披露信息进行监督和促进,使我们的信息披露更加真实、更加符合要求。另一个方面,我们信息的披露是让公众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第四个问题,关于顾虑。我们有四个方面:第一是一些企业基金会披露是否会涉及商业机密的问题;第二涉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或者是个人的隐私问题;第三是自身有一些违规的动作不敢披露;第四是合理性受到置疑。

第五个问题,我们对信息披露的评价。第一信息不够真实,第二流程不够规范,第三披露不够深入广泛。

最后是对内部治理和项目管理的影响。我们总体认为是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可以促进内部治理,促进项目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可以提升我们的公信力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谢谢。

 

第二组:基金会网站是信息披露的最有效途径


第一个问题,关于有效途径、规范途径的问题。第一,我们认为各基金会的网站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第二是媒体、杂志、报纸这类的。第三我们强烈呼吁建立行业的中心网站,统一发布;第四,希望通过我们这样的机会或者演讲的方式,能够介绍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

第二个问题,操作难点。第一我们认为专业化不够;第二是太多的领导层在操作,所以有些难度;第三是披露尺度不好把握,我们始终认为披露的东西是什么,需要有一种专业性的标准;第四是公有可用的低成本渠道,披露的渠道和平台不足。

第三个问题,社会公众评价与关联。大家普遍认为关联度比较密切,可以建立相互的影响,沟通双方的平台。这种关联越透明,对我们公益的知名度和我们做公益的难度会降低。同时促进基金会的发展。基金会主动披露可以征集到很多的要求和需求,也可以征集到公众的参与。

第四个问题,有哪些顾虑。一个是领导人的领导意识太强,主要是领导人在发挥作用;第二是客观统一的披露平台还比较少,专业性还比较欠缺;第三是成本问题,披露依然需要成本,但是往往在我们很多的项目资金运作当中,这部分成本是不好找的;第四是公开尺度,我们无法回避有些信息是不可以公开或者不便公开的,其实我们还有一个观点,就是非公募基金会对社会公开的需求到底有的大?

第五个问题,如何评价非公募基金会披露流程及质量。一个是我们还是认为没有明确的流程,没有统一的公正、评价标准;第二没有专业的审计,专业的评价机构还不是很多;第三是专业化基金会领域来评价。这个流程当中我们缺乏对流程的研究,实际上在我们的研究机构当中,对信息披露的流程研究并不多,今天的会议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第六个问题,促进内部的治理系统化、专业化。第一有利于促进项目管理的规范和透明;第二是提高公信力,有一些吸纳资金的作用;第三是可以完善管理。谢谢。 

第三组:担心外界顾虑会干扰基金会运作

根据主持人的要求是补充一下前面的发言。我在第四和第五个问题上有两点补充。

第四个问题上的补充是有一些担心和顾虑。我们来自祖国的边远地区,我们组的意见是顾虑、担心外界干扰自身的运作。还有是与同行竞争。

第五个问题的补充是如何评价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流程和质量。在这个里面我们组补充的意见就是要考虑把受助者和公众的因素加进来。


第四组:行政费用仅10%是做财务公布的最大制约


我主要补充第四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点,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认为可能相对来说大家会特别关注的就是行政费用占我们所募集款项的10%。这个是最大制约我们做比较详细、细致的财务公布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家从事这个行业也知道,如何仅仅是10%,那么有些机构生产起来压力会非常大。有些机构没有办法只好把我们的人员费用列到我们的项目当中去。

第二是企业包括社会捐赠的方面,他们会要求我们捐了这笔钱,要求你们必须用在项目当中,不允许用在行政当中。就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公布还不够详尽、准确。

我再补充一下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难度首先是来自自身的,因为自身也没有这种意识,没有想到我们的主观意愿也是不强的,内部的动力也是不强的,外部也没有一个相关的行业标准。还有一条大家可能也认为比较重要,就是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谁来证明你的真实性?


第五组:现阶段基金会合法性比向公众汇报更重要

我们认为披露不是光向社会披露,一定要向政府披露或者是汇报。这个不可忽视,合法性在现阶段远远比向公众汇报更重要。第二个难点,除了费用之外,我们非常主张要找到一种动力,愿意去披露。实际上现在非公募基金会动力是不足的,凭什么要向大家公开?自己筹钱就完了。第三个是不要认为一定会有关联,如果刻意或者是过度的披露我们认为会有负面影响。信息披露从长远来看是好的,但是从现阶段,从你具体的基金会来讲过度的披露很危险。我们在评价标准方面,我们希望披露的表达要非常规范,要提供一个可核实的程序,人家都可以来查你。使披露具有连续性。


最后一个观点是,一定要注意可能有负面影响,过度披露、不合程序的披露,以及虚假的披露都会有影响。 

第六组:信息披露分为法定途径和制定途径

我们组在第一个议题上我发现我们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规范和有效性、可操作性非常强。体现在哪里?第一,我们分为法定的途径以及制定的途径,所谓的法定属于范围之内,必须在政府规定的相应时间和环节上上报信息,相关透明度是比较要体现的。所以法定必须是按照政府相关的规定按照环境和游戏规则来进行。第二,我们可以制定发布和信息透明的途径,我们体现可操作性方面,比如说有行业的权威的网站,包括国外特定的信息中心网,或者是特定群体,这些都是操作性非常强的,能够体现有效性,而且我觉得互联网的时代综合我们几个人的智慧是透过互联网,网站信息的及时性以及覆盖的范围性是体现在有效性方面是很大的操作性。这是第一个议题补充的。

第二个议题,操作难点。一个是意愿度和认识的程度;第二是具体的操作规范怎么样,一个是意愿方面,一个是能力方面,这是两大难点。

第三个议题,公众评价与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有和关联?我们知道公众评价可以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可以提高我们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还有其他组没有谈到的就是公众评价和基金会本身的信息披露有一个互动,可以有一个共同的提高。

第四个议题,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对内部治理和项目管理的影响。从内部的角度来说可以进一步规范内部治理和项目管理,让它更加科学规范。从外部角度来说,可以提高内部对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所以非公募基金会的信息披露如果是科学的、合适的,可以对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可以起到良性的效果和辅助作用。

第七组:无统一模式、成本太低是信息披露难点

我有三点想提一些意见。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组的成员,有基金会,有国际友人,还有国际的评价机构,所以信息反映比较真实。

我先说一下披露难点。首先所有的披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为每个基金会的性质不一样,所以公募和非公募信息的披露在程度范围上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另外是没有主动意识,缺少动力。第二是合作方的意愿都是披露难点。第三是成本,做披露是有成本的,有人力资源方面的瓶颈,还有信息的复杂性。都导致了会有比较大的成本。第四是缺少公信力的机构。

关于关联性方面,一个是它有促进作用,但是它也具有相互了解的功能,另外在实施难度和风险控制上是有难度的。还有公信力的认同感,这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第四是顾虑。同业竞争大家都是有的,还有社会认同,模式不同。建议要有一个自我机制的建设,现在大部分基金会的自我保护力量都比较弱,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顾虑。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